文言文怎么演变成到现代汉文

文言文怎么演变成到现代汉文

文言和白话,实物是古已有之,名称却是近几十年来才流行的。”两者都是书面语,不同是“文言,意思是只见于文而不口说的语言。白话,白是说,话是所说,总的意思是口说的语言”。(张中行《文言与白话》)可见,同口语的亲疏远近是文言和白话最大的区别。 但事实上,文言同口语的关系也是相当密切的,只不过是所谓的口语标准不同而已。因为文言文是建立在先秦口语的基础上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而我们这里所说的口语则是以唐宋以来的北方话为基础的,今天大家使用的白话文,即现代汉语普通话书面语,就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 在汉语发展的最初阶段,言文是合一的,我们现在觉得那些深奥莫测的古文典籍其实就是当时的白话著作。比如让人感到“佶屈聱牙”的《尚书》,其中的“诰体”大多便是当时记录下来的口语,《汉书·艺文志》说:“《书》者,古之号令。号令于众,其言不立具,则听受施行者弗晓。”“号令”就是“告示”,“其言立具”则说明是没有经过润色文饰、立刻写成的告示。再比如《诗经》,我们知道其中的“风”多为民歌,这也可以肯定有不少是口头直接创作的。而另一部《论语》,则更是孔子的一部语录,与口语的关系自不待言。 由于历史的变迁,书面文字原地不动,而人们日常交际的口语却必然要发生变化,所以大约从六朝起文言文便与口语有了明显的脱离迹象。可是因为汉字是表意文字,语音的差异并不妨碍人们阅读上的理解,所以言文不一致不是什么迫在眉捷的事情,并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同时也因为先秦两汉典籍都是用文言文写的,而这部分作品又是汉文化的源头,所以后世历朝历代的文人们就自觉地坚持了一种仿古文创作,这等于是人为地加剧了言文不一致的局面,并最终形成了汉语长期的言文不一致。而恰恰是这种貌似背离了语言发展规律的创作行为,却造就了汉文明绵延数千年而不断绝的奇迹,这从另一个方面也表达了汉文人在文化态度上的绝对自信。 当然现实生活中,也不乏一些符合人们口语交际习惯的口语作品,从《世说新语》、《颜氏家训》开始,到敦煌变文、唐宋语录、宋元话本、明清小说,一路下来,应该说每朝每代都曾产生过数量不少的白话作品,但它终究未能撼动文言文的统治地位,绝大多数只能散落在民间。 这一切,直至晚清才发生了逆转。其时外强凌辱,国运多舛,国人首先在文化自信心上产生了动摇,这是一个前提的条件,也是汉文化日后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正是这种心态,使得国人破天荒地把传统推上了被告席,历数其罪过,而文言文作为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必然要首当其冲地受到冲击。于是黄遵宪要“我手写我口”,裘廷梁则声称“崇白话而废文言”,可以说是开了白话文运动的先河。对于这样的情形,我们必须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本来每个时代对历史的反思都是一种正常反应,也是传统文化发展进步所必需要走的一步。但把国家衰败的责任推卸在传统身上,却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历史态度,然后再把这一罪过连坐到文言文,就更是荒唐之举了。可是由于面临着可能出现的亡国险境,理性地对待传统文化已经成为让国人最难接受的行为,任何冷静的思考都会被斥为反动思想不得彰显,而代表爱国的激进主义却逐渐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潮。 于是到了1917年的新文化运动,白话文运动被推到极至。当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虽然是从改良文学的角度入物,其主旨却是倡导白话文,并认为"白话文学之为中国文学之正宗",他后来还专门写了一部《白话文学史》,就是来论证这个观点的。陈独秀也于2月发表《文学革命论》,用"三大主义"来呼应胡适的"八条主张"。这一前一后,可以说是真正拉开了这场轰轰烈烈的文体革命的帷幕,中国大地从此便没有了一个安静的时刻。1918年《新青年》内所有文章改用白话文,《新潮》、《星期评论》等各类白话杂志也紧随其后,如雨后春笋纷纷出版,白话文蔚然成风。1920年9月,教育部令国民学校一二年的国文,从本年秋季起,一律改用国语。至此,白话文取得了官方认可的合法地位。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3-23
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古代汉语,什么是现代汉语。古文不等于古代汉语。通常,古代汉语包含了古书面语,即以秦汉时代口语为基础,以此种语法为规范的汉语,即文言,亦即楼主所谓古文。还有一种是古白话,比如以古代民间口语写成的小说等。当然,说古代汉语,多半指文言。所以在过去,书面语和口语是分离的。
现代汉语一般指五四以后发展起来的,以现代口语为基础,符合现代语法规范的汉语。并不强调书面语和口语的区别,鼓励用白话写作。五四时,因某种错误观点的影响,主张白话文,甚至一度高喊汉字拉丁化,矫枉过正,全盘废除古文,故而成现在这种局面。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6-03-18
文言文在古代一直是官方作为标准的书写方式和语言表达方式,而在民间一直有白话文作为百姓之间的沟通交流之用。彻底取消文言文是在近代好像是五四运动后提出的,以一种利于书写、利于沟通和便于理解为准绳的教育方式被推广,后来白话文逐渐取代了文言文成为我们现在的书写方式(其实最大的变化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教育改革,不但取消了繁体字同时还大大提倡使用白话文书写和沟通,所以如果题主去台湾的话还能看到繁体字和一些似懂非懂的民国留存语言书写的方式呢!至于为什么新中国这么热衷于改革文字和语言表达方式除了可以加快交流以外,同时还是为了与国民党区分,国民党统治时期曾经想通过改革文字和语言表单方式,但是没时间改革就被伟大的毛主席打跑了,所以蒋介石到了台湾后就仍旧使用繁体字作为与大陆的区分;而在大陆新中国为了不与国民党一样也采取了文字改革和语言表达方式的改革,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使用简体字和白话文的主要原因之一哦!)!

文言文怎么变成到现代汉文
如同把汉语译成英语要有很好的英语水平,同样,想把现代汉语译成文言文就要有很好的文言文水平,要掌握古汉语词汇以及词法、句式以及语法、惯用表达方式等等,还要有足够的阅读量以及背诵量。当你很容易就能读懂一篇文言文时,自己就可以写文言文了。

文言文怎么演变成到现代汉文
因为文言文是建立在先秦口语的基础上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而我们这里所说的口语则是以唐宋以来的北方话为基础的,今天大家使用的白话文,即现代汉语普通话书面语,就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 在汉语发展的最初阶段,言文是合一的,我们现在觉得那些深奥莫测的古文典籍其实就是当时的白话著作。比如让人感到“...

文言文的发展历程
而且,以现代人的角度去看文言文“难懂”其实并不公平,文言文其实也是先秦的口语传化而成;而现在白话文则是以明、清以后的北方口语传化而成;对于非北方汉语使用者来说,现在白话文亦不能完全是“我手写我口”。虽然现代华文社会以白话文写作为主,但是文言文仍然受到相当的重视,文言文对白话文仍有...

什么是文言文,什么是白话文
骈骊对仗、音律工整,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等多种文体。经过历代文人修饰越显浮华,唐代起大文学家韩愈等发起“古文运动”,主张回归通俗古文。现代书籍中的文言文,为了便于阅读理解,一般都会对其标注标点符号。

学科文言文与白话文比较
可以说“文言文”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记录“压缩”格式。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而白话文相对于文言文,即用白话写成的文章,也称语体文。古代的正式文体是文言文。古代在东汉以前,使用竹简、丝帛等作为文书载体,...

现代白话文出现于五四新文化运动之际,它是如何演变成现代汉语的?
但事实上,文言同口语的关系也是相当密切的,只不过是所谓的口语标准不同而已。因为文言文是建立在先秦口语的基础上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而我们这里所说的口语则是以唐宋以来的北方话为基础的,今天大家使用的白话文,即现代汉语普通话书面语,就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在汉语发展的最初阶段,言文是合一的...

古人说话的时候真的会像现在课本上的文言文一样吗?
实际上,文言文并不能说是古代汉语,它实际只是一种汉文学的文体,它起源自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汉语口语(上古汉语),根据胡适考证,至中国汉代,文言文已经脱离了日常口语,于是汉语书面语就往两个方向发展了:复古和口语。而这两支后来渐渐发展,到了唐宋时期,竟然形成三套体系,一种书面语模仿上古汉...

文言文在线转换
1. 文言文在线翻译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里的有一则寓言故事,原文是: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汝还,顾反为女杀彘。” 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 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

文言文的起源及其他
现代语言学的鼻祖索绪尔就说过: "对于操汉语的人而言,表意文字和口说的词都是概念的符号;文字是(除口语之外)第二种语言。“(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 。汉字与口语尚有距离,用最精炼的汉字组成的文言文与口语的距离,更不可能是后来才形成的。 先读几段先秦的文字: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

文言文怎么变成到现代汉文
翻译呀。你要翻译哪段。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