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谈生命》

、作者说:“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总是相生相成的。”“在快乐中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联系自己的体验和对生命的认识,以“生命,苦耶?乐耶?”为话题写一段话,并展开讨论。

[教学依据]

《谈生命》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同时又蕴涵着深刻的哲理。文中时有深刻精当的议论,但又不是理性的直说。老作家把词语概念还原成具体的物象“春水”、“小树”,将“生命”理念形象化,描绘出一幅幅生命的图画,创造出了景、情、理和谐相融的意境,将抽象的“生命”人格化,将生命流程物象化,抒情理论交融,把读者引入联想和想象的艺术境界。让我们从这些可视可感的画面中去领悟认识“生命”到底是什么。

本文以“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为喻,揭示生命由生长到壮大,再到衰弱的过程和一般规律,以及生命中的苦痛与幸福的相生相伴的共同法则,表达了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的意志和豁达乐观的精神。

“谈生命”是一个寻常的话题,但本文都不寻常地阐释了这个简单而复杂的问题。从结构上看,课文仅一段,但思路清晰、章法严整,行文层次明了。文章开篇即生波澜,不说“生命是什么”,而说“生命像什么”。“是什么”是下定义,“像什么”是文学性的表述,决定了全文形象性,审美性和隐喻性的特点。总之开篇的话警醒眼目,揭示话题。

接下下描写“一江春水”的全部生命历程。这里喻示着人的生命历程中的几种状况,但所描写的几个“有时候”的情况,从事情性质和发生的状态来看,不分先后阶段,即不与人的生命的阶段一一对应,而是显示“一江春水”亦即人的生命历程的丰富多彩。“他聚集起许多细流……一泻千里。”这些句子非常连贯顺畅,有气势、有力度。有几个重要的词语,“快乐勇敢”“享受”“愤激”“怒吼”等,都是表示情绪色彩的,对刻画“春水”的形象和表达作者的心意有很大作用。

再往下描写“一棵小树”的全部生命历程,与前一层有所不同的是,从“破壳出来”,到“长到最茂盛的中午”,再到他消融了、归化了”,这几个连续的阶段,勾画着或喻示着人的生命历程。但在情调、寓意上与上一层是一致的。开头几句话,“生命又像……在烈日下挺立抬头!”细读之中可以感受到生命力量的冲动与奋进,其中“聚集”、“破壳”、“伸出”、“挣脱”等词语对表达这种意义起着重要作用;另外“快乐”、“吟唱”、“跳舞”、“宁静和怡悦”等词语,表达的思想感情也与上一层是一致的。

最后总结全文,点明深化主题。作者在这一层揭示生命的本质(由卑微、渺小到生长、进化),点明快乐和痛苦是生命之歌的基本旋律。开头几句气势非凡,“宇宙是一个大生命……大生命中之一滴”,语调高亢有力,表露作者浩渺的思绪、宽广的胸怀。“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这两句是作者积几十年的生活经验写成的精警之句,是最富有思想感情的句子,也是全文点题之句。

全文兼具感性化和理论化的特点,作家通过对丰富多彩的生活的感悟,抒发了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感情,并在新鲜的感觉中寻求哲理,以深刻的思辨,揭示了生命的辨证法:一方面肯定生命可以再生,一方面有否定生命的“轮回”说,对待生命的认识也是辨证的:“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一方面认识到人的生命和宇宙相比是卑微、渺小的,一方面又认识到社会宇宙是由一滴一叶的小生命和小个体合成的。作者没有人生苦短,及时行乐的悲音,“在生活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全篇洋溢着一派乐观,豁达的昂扬向上精神。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分析文章的层次,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品味文中优美形象的语言;体会文中联想,想象的运用,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激发联想和想象,感受文中鲜活的形象;揣摩文中关键语句,品味文章蕴涵的哲理;体会比喻反复等修辞的妙用;讲练结合训练学生的理性思维和语言提炼概括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由描写生命,讴歌生命的话题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朗读整体感知全文内容,分析文章层次,正确理解文意,运用跳读、精读品味文中最能表达作者人生感悟的句子,在分析、品味中加深对生命本质的认识,加强合作、探究,鼓励学生畅谈自己对生命本质的认识,达到领会文章的主旨的目的。

3、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对关键语句的品味,理解作者含蓄而深沉的感情,培养学生健康、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方式:

本文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同时又蕴涵着深刻的哲理,要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朗读方法,展开联想和想象,揣摩品味哲理性很强的关键语句,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出自己的独特理解,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1、采用多种阅读方法,注意传授学习方法。本课采用“朗读——整体感知全文;精读——把握作者思路;品读——领会文章主旨”的方法解读课文。

2、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感受文中鲜活的形象。

3、注重自主、合作、探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结合文中哲理,谈出自己的独特见解,表达自己的人生信念。

4、听、说、读、写相结合。联系自己的体验和对生命的认识,用鲜活的形象诠释自己对生命的理解。

[教学构思]

安排1课时

1、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对生命本质及其规律探究的兴趣。

2、听课文录音,自由朗读,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课文层次。

3、精读课文,探究文中两个隐喻展开联想和想象。分析“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分别经历了哪几个生命历程或哪几种状态?暗示了怎样的人生历程、人生状态?

4、结合全文,讨论全文的感情是怎样变化的?感情基调是怎样?

5、拓展延伸,讲练结合,交流自己对生命的感受和认识?

6、品读关键词语,领悟作者对生命本质的认识?

7、总结全文,领会作者意在宣示一种什么样的人生观?

[教学实录]

一、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对生命本质和规律的探究兴趣。

师:“生命”是一个寻常的话题,也是人类恒久的话题。试想一下,当你只身一人站立在广袤无边的大沙漠中时,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生:我会感到孤独无助。

生:我会感到天地的广阔,宇宙的博大精深。

生:我会感到生命的弱小和卑微。

生:我会感到人的生命和自然相比非常渺小,非常微不足道。

师: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短短的几十年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犹如一颗流星,转瞬即逝。人们都在用不同的方式演绎着生命的内涵,它是贝多芬在琴键上迸发出的铿锵的音符,它是凡高笔下绚烂的色彩,它是绿荫场上运动健儿分秒的搏击,它是孤灯下莘莘学子熬更守夜的苦读……尽管这些生命的形式各不相同,但生命的本质和规律都是相同的,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国文坛老祖母冰心笔下的《谈生命》,倾听她对生命的诠释。

( 专家点评:联系生活拉进学生与作品的距离激发学生对生命本质的探究兴趣)

二、听课文录音,整体感知全文内容。

师:全文在结构上有什么特色?

生:课文仅一段,即中间不分段。

师:老作家在文章中把“生命”这个词语概念形象化,描绘出一幅幅生命的图画,文章在写法上有什么特色?

生:作者用两个比喻“生命想像东流的一江春水”、“生命又像一棵小树”,形象的揭示了生命的过程。

生:本文以“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为喻,采用拟人手法揭示了生命由生长到壮大,再到衰弱的过程和一般规律。

生:作者用“一江春水”的行程和“一棵小树”的成长经历,阐释生命中的苦痛与幸福的相生相伴的共同法则。

师:这篇优美的抒情散文,作者创造了景、情、理和谐相融的意境,将抽象的“生命”人格化,形象地描述了生命现象和规律。

(专家点评:在听读中感受文章的结构和写作特色,从整体上把握全文。)

三、朗读课文,把握全文的思路,理清文章的层次。

师:通过朗读,你体会作者的思路是怎样的?

生:我认为作者开篇即生波澜,不说生命是什么,而说生命像什么。领起全文,为后文的两个比喻作下铺垫,是思路的起点。

生:文中“生命像东流的一江春水”和“生命又像一棵小树”这两个比喻,描写了生命的生命状态和过程,应该独立成段。

生:最后一句话是在前文对生命的现象作比喻性的充分描写后,阐明主旨,深化文章的主题,对全文起着总结作用。

生:文中两个比喻一个描写生命像春水东流的状况,一个描写生命像小树成长和衰亡的状态,段落特点和作用一致。

师:同学们分析的很好。冰心老人是怎样描述生命的过程的呢?

(专家点评:通过朗读,理清文章结构,把握作者思路,有助于对全文主旨的理解。)

四、精读重点段落,领会全文主旨。

师:默读“生命像东流的一江春水”这一部分。说说朗读时感情有什么变化。

生:有变化。随着文章的展开,一江春水所遇到的状况不同,朗读时感情也是起伏变化。

生:在描写一江春水时充满激情,从“愤激”、“怒吼”“奔腾”等词可以体现这种感情。

生:还有,一江春水面对种种不同的境遇时,心情是快乐的、平静的,应该读的轻松、活泼。

生:当描写春水到达大海时,表达的心情更是平静,没有快乐,没有悲哀。

生:朗读时,感情激越时要情调高昂,声音响亮;读到感情平静处语调要深沉。

师:刚才同学们分析的很到位,一齐朗读。注意感情的起伏变化

(生有感情的朗读。)

师:作者描写“一江春水”的全部生命历程,喻示着人的生命历程的哪些状况和境遇?

生:“一江春水”的历程也就是显示了人们的生命历程的丰富多彩。

生:“他曲折地穿过悬崖峭壁,冲倒了层沙积土,挟卷着滚滚的沙石。”说明人生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

生:“有时候他经过了细细的平沙,斜阳芳草里,看见了夹岸红艳的桃花。”这描写了人生中的顺境。

师:在不同的境域中,他的态度怎样?

生:当遇到困难险阻时,他勇敢、平静、心中气和。如“他遇到巉岩前阻,他愤激地奔腾了起来。”

生:他想憩息时,总有一股力量促使他向前,永不停步。

生:当春水回到大海消融、归化时,他平静、快乐,没有丝毫悲哀。

师:“一江春水”的生命历程的描写,体现了作者对生命本质怎样的认识?

生:生命在于运动。

生:生命是一个进取、斗争的过程。

生:生命是宇宙中的一分子,个体生命最终要回到宇宙大生命的母体之中。

生:生命是由渺小、微弱到强健壮大,终而归于消亡,其间幸福与痛苦,顺利与曲折相伴相随。

生:生命的本质在于奋勇前进、任何力量无法阻碍它,压制它。

师:大家分析的真好,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是值得赞颂,值得讴歌的。

(专家点评:结合语言文字品读,从形象的描述中感受生命的本质和规律,有助于学生理解全文的主旨,从中受到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师:下面请同学们按照我们学习这一段的方法分小组讨论学习“生命像一棵小树”这一部分。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讨论、交流。)

(专家点评:小组合作探究有利于发散学生的思维,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增强合作意识。)

师:“生命又像一棵小树”这一部分和作者描写“一江春水的生命历程”有什么异同?

生:与前一层有所不同的是,从“破壳而出”到“长到最茂盛的中年”,再到“他消融了,归化了”,这几个连续的阶段,勾画着或喻示着人的生命历程,与人的生命历程一一对应。

生:“一江春水”是比喻人的生命历程中所遇到的不同状况,不分先后阶段。

生:这段文字在情感的表达和上文是一致的。“他 也许爱着大树的荫遮,也许爱着大树的覆盖,而他春天生长的力量,终使他穿枝拂叶地挣脱了出来,在烈日下抬头挺立!”从这些语句可以感受到生命力量的冲动和奋进。

生:文中“快乐”、“吟唱”、“跳舞”、“宁静和怡悦”也是表现了快乐、平静的心情。

生:这一段也阐述了生命是一个快乐而痛苦的过程,不可能只有一帆风顺,也有千沟万壑。

五:拓展延伸、加深对生命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师:是啊,生命虽然短暂,但是多姿多彩。有云淡风轻,也有阴霾蔽日;有温馨浪漫的欢乐,也有刻骨铭心的苦痛……冰心老人认识生命像东流的一江春水;像一棵小树,那么你认为生命像什么呢?请用一个比喻句诠释你对生命的理解。

生:生命是一粒种子,坚强的萌发,倔强的生长;生命是一场春雨,出来就蓬勃,悄悄的滋润万物。

生:生命是一首快乐的歌谣,清新是它的主旋律。

生:生命是一本厚厚的大书,丰富而有内涵。

生:生命是远航的船,会有风平浪静,也会有滔天巨浪。

生:生命是一张白纸,靠我们用双手去涂抹斑斓的图画。

(专家点评:讲练结合,让学生畅谈他们自己对生命本质的认识,进一步奠定了把握作品感情和内涵的基础。)

五:品读关键语句,领会文章主旨。

师:本文语言清新、明朗、富有韵味。而且文中有很多语句,含义深刻隽永,试找出来,认真品读,谈谈你的理解。

生:“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这句阐述了生命中快乐和痛苦的辨证法,表明对生命规律的判断、认识。

生:“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这句话很有哲理,告诉我们对生活抱着感激的态度。

生:“快乐固然兴奋,苦痛何尝不美丽?”这句话写得很好,意思是说对待生命历程中的一切,我们都要正确对待,苦痛也是生命历程中的一种财富。

生:结尾“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好的黄昏。”这句话形象生动,“云翳”指丰富多彩的经历、体验,意思是说,希望人的一生有丰富的经历,这样才能体验到人生的美好。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这些句子也就是文章的主旨句,精警语句。那么通过作者对生命本质的认识,表明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生:积极、乐观地人生态度。

生:一种健康,进取的人生观。

生:正确看待生命中的快乐和痛苦,不断进取、勇往直前的人生态度。

生:作者没有人生苦短,及时行乐的悲音,表现的是乐观、豁达的昂扬向上的精神。

师:是啊,生命是要靠我们用双手去书写的。我们应用坚强、乐观、向上的主旋律,谱写自己短暂但却有激越,昂扬的生命之音。

(专家点评:通过对文本的解读,交流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感悟,注重培养了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

六:总结全文。

师:生命是珍贵而又短暂的,在我们人生的四季中,快乐与痛苦相辅相成,“酸甜苦辣都有营养,成功失败都有收获。”这才构成了它的丰富内涵,在这其间最重要的是一种精神,一种向上的精神。愿同学们在生命的长河中,鼓起奋发向上的风帆,驶向成功的彼岸。

七、课外延伸,布置课外探讨题

收集人类或自然界中痛苦与幸福相伴共生的生命现象,并谈谈自己的体会。

(专家点评:联系实际,向生活延伸,以培养健康、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观。)

(尾评:新大纲要求,教学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获得知识,科学的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环顾整个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始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对学生思维的培养和素养的提升,都是在有条不紊的教学环节中完成的。本课让学生接触文本的设计富有层次,从朗读时的粗略感知到精读品味、摘句跳读赏析,教师有策略的指导学生和文本对话,从字里行间领悟深邃地思想,鼓励学生运用探究性学习方式,摒弃教师繁琐的分析。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同时有一定扩展性,能体现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设置教学目标。以情感体验和感悟为主,注重培养了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

因为关注,所以璀璨 ————《谈生命》一课的课后反思

课堂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主阵地,教师是教学改革的倡导者和实施者。在课堂上教师只有关注新课标对阅读教学的新要求,关注学习方式的改变,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知识建构,才能激活整个课堂,迎来教室里的星光灿烂。

一、关注阅读教学的新策略

课程改革,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提倡学生在阅读思考的基础上,发表独立见解,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思考,学会读书。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同时,《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的速度有了量化指标,并要求学生学会朗读、默读、精读、略读、浏览等。本文是文质兼美的抒情散文,通过朗读、精读、品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和文本对话,品味优美的语言文字,从而达到领会文章主旨的目的。

二、关注学习方式的新举措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旨在解决语文教学中长期采用灌输式所带来的缺憾。灌输式语文教学中师生双方一方是主体,一方是客体,作为客体的信息接受者只有被动地接受、理解主体发出的信息。而“对话”不同于灌输信息传递的单向性和非对称性,它具有多向性和对称性,在对话中双方都是主体。在对话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不是一种灌输与被管束的关系,也不是任何一方的任意阐释,而是一种平等的双向的交流关系。教师通过启发引导,在解读文字“生命是一江春水”这一部分,理解了生命的状态和过程的基础上,采用了学法指导,分小组合作探究,给学生充分的独立体验的时间,教师适时点拨,教导学生用多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同学相互取长补短,实现资源共享,相互讨论、各抒己见,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尊重他人、虚心好学的品质;培养帮助他人、共同进步的精神。通过合作学习,发挥群体优势,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进一步改善,小组的学习形式得到强化,学生间互动交流的频率更高,因而研究的气氛更强烈。 小组学习也有利于发散学生的思维,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三、关注学生情感的新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多次从不同的角度强调,语文知识的教学和训练不能代替语文实践和实践中的经验积累。“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就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要激活课堂,就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课堂在导入部分,把学生置于广袤的沙漠,激起学生的感性体验,从而唤起他们对更多话题作文优秀范文、高中语文优秀教案、教学实录、备课资料、同步试卷、美文、高考模拟试卷、文学欣赏尽在语文轩网站/生命本质的探究兴趣。在讲读“生命是一江春水”这一部分时,通过分析朗读时的情感变化,有情感激越,有心平气和,在不断变化的情感体验中认识生命本质和规律。在领悟了冰心老人笔下的生命之后,要求同学们采用“生命象……”的句式,诠释自己对生命的独到见解,讲练结合,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和组织能力。课文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影响深远,课堂设计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真正发挥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

四、关注知识体系的新建构

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在原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对学习材料、学习问题的探索研究、探寻追究,自我建构,自我生成了一些新的东西。由于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不同,存在着个体差异,所以在课堂上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创新精神的发展。从课堂设计看,在品味关键语句和课外延伸这两个环节中,旨在因势利导,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从知识到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纬度去实现目标。

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怎样达到让语文学科以情育人,以美怡人的目的,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所有语文教师努力的方向。创新教育也是一个崭新的课题,语文教学需要创新教育为它注入活力,让它向更加正确、健康、文明的方向发展。当然,创新教育这一课题,也离不开语文教学这一庞大的载体,只有把创新教育巧妙地融入语文教学,并从某种程度上指导语文教学,才能推进语文教学整体改革,提高素质教育水平。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九年级下册语文第9课原文
等于水道要经过不同的两岸,树木要经过常变的四时。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尚不美丽?我曾读到一个警句,是“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世界、国家和个人的生命中的云翳没有比今天再多的了。(1947年作)九年级语文——人...

九年级下册语文《谈生命》教学反思
篇1:《谈生命》教学反思 《谈生命》是世纪老人冰心在仙逝前不久发表的一篇带有比喻、象征,带有哲理意蕴的“生命体验”散文,它不仅哲思深邃,宏阔形象,鲜明生动,而且文字精练、老到,像一篇精美的散文诗。全文为“一片作”,一气呵成,但思路清晰,章法严整。开篇引出话题,...

冰心《谈生命》教案(一等奖)
[教材及学情分析] (一)课文解读    《谈生命》是世纪老人在仙逝前不久发表的一篇谈生命本质和生命意义的美文,道出了她历经百年沧桑、备尝酸甜苦辣的生命 体验 。全文仅有一长段,但思路清晰,章法严整,文字精炼,哲思深邃, 形象表达 尤其精彩。开篇用一句话 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

读《谈生命》有感
《谈生命》这篇散文收录在九年级语文下册,最早发表于1947年的《京沪周刊》上,是作家冰心中年时期的一篇佳作。现在仔细品读,感悟颇深。正如冰心所言,生命是一江春水,从高处发源,终结于大海。其实生命就是一个过程,从母亲十月怀胎到生命的降生,从呀呀学语到步入学堂,从莽撞少年到成熟中年,从耄耋老...

《谈生命》整体感知
《谈生命》是一篇富有深刻哲理的散文,品读这篇散文,如同饮一杯作家用自己的人生经验酿成的酒.作者把抽象的"生命"理念化为具体的物象,描绘出一幅幅生命的图画,让我们从这些可视可感的画面中去领悟,认识生命的真谛.本文说理的深刻与作者的人生感悟是分不开,正是凭着对生活的激情,对生命的思考,作者从一个独特的视角...

初三语文冰心谈生命 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仿写,300...
我不敢说生命是一条溪流,只能说生命像汪洋大海.我不敢说生命是一颗种子,只能说生命像一棵小草.我不敢说生命是一片云霞,只能说生命像天气变幻.我不敢说生命是虚无 ,只能说生命想充实 我不敢说生命是负累 只能说生命想进取 我不敢说生命是坎坷 ,只能说生命想搏击 我不敢说生命是太阳。只能说...

九年级语文教学设计:《谈生命》
一、直接引入:今天我们学习《谈生命》。先做一个小游戏:若果去掉“谈”字,你还可以在“生命”前面或后面加什么词?(学生言:生命礼赞、生命之歌,等等。师提示学生做旁批。)二、简介冰心:(屏显)冰心生于1900年,1999年去世。她的作品中有许多诗文书写纯真的童心和圣洁的母爱。在许多文史家的...

优美段落:《谈生命》同步作文——素材积累
我们一步一步走下去,踏踏实实地去走,永不抗拒生命交给我们的重负,才是一个勇者。到了蓦然回首的那一瞬间,生命必然给我们公平的答案和又一次乍喜的心情,那时的山和水,又回复了是山是水,而人生已然走过,是多么美好的一个秋天。——三毛 了解生命而且热爱生命的人是幸福的。——佚名 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是许多...

读谈生命有感
《谈生命》这篇散文收录在九年级语文下册,最早发表于1947年的《京沪周刊》上,是作家冰心中年时期的一篇佳作。现在仔细品读,感悟颇深。 正如冰心所言,生命是一江春水,从高处发源,终结于大海。其实生命就是一个过程,从母亲十月怀胎到生命的降生,从呀呀学语到步入学堂,从莽撞少年到成熟中年,从耄耋老年直到逝去。这个看...

谈生命中,你发现冰心感悟到了生命的哪些意义?你对作者的哪一点感悟最...
谈生命 冰心 谈生命大概 《谈生命》冰心特点 其他类似问题 2016-10-20 写一句关于对生命感悟的名人名言。_百度派 98 2013-09-12 谈生命 冰心 阅读理解答案 2 2013-10-27 冰心《谈生命》读后感 19 2013-02-20 谈生命的阅读答案,急! 51 2013-03-14 《谈生命》冰心。几个语文题求助。 12 2013...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