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禄山已经大权在握,为何还要发动叛乱?

安禄山在朝廷地位高也有兵权,何故冒死发动叛乱?

第1个回答  2019-08-16
第一是私欲。安禄山看到唐社会无比繁荣,自然想得到更多的权力和金钱。而当时他有军队,靠军队来抢自然成本低。 第二,唐朝政治腐败。开元之后的大唐已失去了政治的清明和君臣的图治。有的只是日益的腐化和弄权。李林甫杨国忠先后为相,搞得朝政乌烟瘴气。这种情况是有机可乘的。 第三,国内空虚。当时主力在边境作战,守护国都的军队较少。 第四,安有军权。其是范阳节度使,手握重兵。 第五,宰相杨国忠与安禄山有隙,杨欲除之。本就有反意的安禄山也正好有了机会。
第2个回答  2019-08-16
安禄山虽然是胡人出身,但他作为一个拥兵自重的节度使,军事力量足可以跟朝廷抗衡,拥有如此强大的势力,想要让他不反也难,况且长安城中还有一个他朝思暮想的干娘美人。

安禄山在长期准备战争的过程中,不但没有减少或停止对奚、契丹各族的敌对行动,而且变本加厉,一直到“安史之乱”爆发的前夕,还在对各族大肆用兵,甚至曾俘掳了奚王李日越。当时,杨国忠等人一再揭发安禄山的“反状”,麻木不仁的唐玄宗却说:“禄山,朕推心待之,必无异志。东北二虏,借其镇遏”。沉醉在“霓裳羽衣曲”中的李隆基一直把安禄山当做自己人,放松着警惕,他认为安禄山“必无异志”,有什么原因呢,就是安禄山还在帮李家江山镇守边关,所谓的“镇遏”,奚、契丹等还靠他在打压。

起兵之初,安禄山揭出的口号是“讨杨国忠”,实际上,这只是一个幌子,也就是封建史臣所说的,“词虽欲诛国忠,志则谋危社稷”。

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是唐的腐化、黑暗从内部削弱了自己的力量,从而荫动了野心家安禄山的谋反念头。他在占领洛阳后,就迫不及待地立刻自称大燕皇帝。
第3个回答  2019-08-16
安禄山大权在握,但是毕竟还是一人之下,他想当万人之上,不想当一人之下,所以安禄山向往皇帝生活,深知朝廷军事力量的腐朽自己大权在握,所以他对朝廷的知识结结十分了解,也会察言观色,安禄山知道自己的处境危险,要么当朝皇帝唐玄宗玩死他,要么被新皇帝杀死,他反正都是死,所以安禄山决定发动叛乱,在洛阳称帝。
第4个回答  2019-08-16
很简单,因为权利还不够大,他想谋求更多的权利,想做皇帝,发动叛乱是早晚的事情。
第5个回答  2019-08-16
安禄山发动安史之乱原因:
1、安禄山想当皇帝。
2、中央的军事力量已经腐朽。
3、节度使的势力太过强大。
安史之乱,是唐代于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发生的一场政治叛乱,是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也造成唐代藩镇割据。由于发起叛唐者乃是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故事被冠以安史之名,又由于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也称天宝之乱。安史之乱历时七年零三个月,虽然乱事最终得以平定,可是很多后世史家均认为安史之乱不但是唐帝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而且对中国后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对外关系的发展均产生极为深远而巨大的影响。

安禄山已经大权在握,为何还要发动叛乱?
所以说安禄山太过于稀向往皇帝的生活,所以说就用了这样的想法。还有就是当时朝廷的军事力量十分的腐朽。安禄山他大权在握,所以他对朝廷的知识结结是十分的了解的,那么对于朝廷现在状况他也是知道的。所以他知道朝廷当时实际上只是一个花架子,真正战斗力强的人并没有。根本就派不上什么用场。还有就是...

安禄山为什么叛乱
安禄山因为自己的势力太强大,有了异心所以叛乱。安禄山虽然在造反之前,身体已经很差。但是,对于安禄山来说,他绝不会错过大好的机会。因为安禄山为了造反,已经做了太久的准备工作,他已经通过巴结唐玄宗,屈辱地当杨贵妃的儿子,同时极力讨好李林甫等朝中大臣,打消了唐玄宗对他的顾虑,放松了唐玄宗的...

安禄山的江山迟早是要传给儿子的,为何他儿子却要抢先杀他?
安禄山的权力变的越来越大,集荣耀于一身,长子安庆宗也因其受封太仆卿,次子安庆绪鸿胪卿。因为其功劳太大,这点受封已经不能满足他了,那时候唐玄宗不但迷恋女色,还不怎么打理政务,他觉得有机可乘。后发动叛乱,建立大燕。可是,继承人-安庆宗也被杀害,立谁为太变成了一件很苦恼的事。安禄山喜...

历史上的安禄山造反是被逼迫的吗?
但是混混出身的杨国忠却没有李林甫那种威慑力,因此安禄山对李林甫那么恐惧,甚至在冬天见到李林甫都能出一身汗,但他却极其瞧不上虽然大权在握的杨国忠。 安禄山如此不把杨国忠放在眼里,杨国忠内心也是十分不痛快的。因此,他开始在唐玄宗那里不断给安禄山穿小鞋,说安禄山有造反之心,要及早处置。虽然唐玄宗原本是信任安...

揭秘安庆绪为什么要杀安禄山,其实并不是为了帝位
和安禄山一起造反的人还有一位,那就是史思明,他以大逆不道不孝代安禄山把安庆绪处死了,其实也是想独享江山。但是史思明也不见得好到那里去,他也是一位非常溺爱自己幼子的人,但是长子史朝义大权在握,这个史思明竟然想杀了自己儿子,这件事情被史朝义知道了,就先动了手杀掉了自己的父亲史思明,...

牛李党争
牛僧孺、李宗闵因评论时政,得罪了宰相李吉甫,曾遭到贬斥,而李德裕是李吉甫的儿子,因此双方结怨甚深,一旦大权在握,就排挤打击对方。唐穆宗长庆年间(821年-824年)牛僧孺做宰相,就把李德裕排挤出朝廷。李德裕任西川节度使时,接受吐蕃将领的投降,收复了重镇维州(今四川理县)。牛僧孺却意气用事,...

安史之乱的“安”指的是安禄山,那“史”又是谁?
史是指史思明。没有被人提及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因为他的名声被安禄山完全盖住了。说起安史之乱,就不得不提一下安史之乱爆发的前兆。武则天的过渡期之后,国家经济繁荣,统治清明,而且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没有什么战争发生。可能也是和平腐蚀人的意志,从而滋生腐败。大权在握,美人在怀,常年没有...

安史之乱的背后操手安禄山和史思明为何会落得一样的下场?
唐天宝年间,爆发了一场严重的内战。唐朝叛乱指挥官安禄山和史思明牵头,发动了一场为争夺统治权的反唐内战,这场战争就是有名的“安史之乱”。安史之乱带来巨大影响,大唐国力下降、人口锐减,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开元之治晚期,朝廷腐败,当权者不思进取,沉湎于享乐。唐玄宗整日淫乐,宠幸杨...

关于贪婪的名人事例
安禄山掌握重兵,在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趁唐朝政治腐败、军事空虚之机和史思明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唐玄宗吓得逃到成都,太子李亨在灵武称帝,是为唐肃宗,奉玄宗为太上皇。安禄山则自称大燕皇帝,年号圣武。经过8年时间这场叛乱才被平定。唐朝元气大伤,从此由盛转衰。此时均田制已经...

唐朝是怎么灭亡的
安禄山掌握重兵,在天宝十四载(755年)十一月趁唐朝政治腐败、军事空虚之机和史思明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唐玄宗逃到成都,太子李亨在灵武称帝,是为唐肃宗,奉玄宗为太上皇。安禄山则自称大燕皇帝,年号圣武。经过8年时间这场叛乱才被平定。 大唐衰落 唐朝元气大伤,从此由盛转衰。此时均田制已经逐步瓦解,土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