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孔子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生死观研究者呢?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18
孔子作为儒家的创始者,他的生死观就更有研究的价值,他提出了“未知生,焉知死”的观点,这是他对生死问题的正面直接回答,他所要表达的是“生”与“死”是同一过程,“死”是知的,但“生”是可以探索的,尽管依旧充满着迷茫,至少了可探知的对象,通过对“生”的知晓,从而对“死”做出应有态度。一般的说法是孔子重视生而避谈死,确实,在《论语》中,孔子关于“死”的言论极少。我们可以从中找到以下语句: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务民之义, 敬鬼神而远之, 可谓知矣。(《雍也篇》)子不语怪、力、乱、神。(《述而篇》)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先进篇》)自古皆有死, 民无信不立。(《 颜渊》)子夏曰:商闻之矣: 死生有命, 富贵在天。(《 颜渊》)志士仁人, 无求生以害仁, 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孔子甚少谈论生死,却对季路的提问几乎是直接的给予了回答。对于“未知生,焉知死”,朱熹说:“问事鬼神,盖求所以奉祭祀之意。而死者人之所必有,不可不知,皆切问也。然非诚敬足以事人,则必不能事神;非原始而知所以生,则必不能反终而知所以死。盖幽冥始终,初无二理,但学之有序,不可躐等,故夫子告之如此。”[1]123他认为知晓生死是有先后顺序的,即要先知道生,才有肯能知道死。朱熹又引用程子话:“昼夜者,死生之道也。知生之道,则知死之道;尽事人之道,则尽事鬼之道。死生人鬼,一而二,二而一者也。或言夫子不告子路,不知此乃所以深告之也。”[1]123他指出死生是“一而二,二而一”的,知道了生的道理,就懂得了死的道理。马融注:“死事难明,语之无益,故不答。”[2]认为由于死之事超越人类的认识, 所以孔子不说。但是孔子不是回避生死,也没有让人不去祭祀鬼神,要表达的意思是:如果生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又何谈死之事;连人都不能侍奉好,何况是鬼神呢。重点是在指出生死有先后之序。《论语正义》中有:“人有所当死,有所不当死,死非季路所难,莫难乎其知之明,处之当,然而死非可预期之事,故为反其所自生。”[2]认为死是不能预料的事情,所以将生“知之明,处之当”才是要紧的。二孔子为什么避谈死呢?《孔子家语》致思篇有:“子贡问于孔子曰:‘死者有知乎?将无知乎?’子曰:‘吾欲言死之有知,将恐孝子顺孙妨生以送死;吾欲言死之无知,将恐不孝之子弃其亲而不葬。赐不欲知死者有知与无知,非今之急,后自知之。’”[3]如果说人死了之后,还有意识的话。那么孝子们就会忙着去考虑死后的问题,甚至会忽略了活着的人;而如果说人死了之后,就没有意识的话,那么不孝的人甚至不会去安葬自己的父母了。有没有知,不是当今之急,以后你自己自然会知道的。对于死之事,谈与不谈,都有弊端,不能随便言之。况且“死生有命”,一切都是天命。孔子有言“五十而知天命”,要知生死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像孔子这样的大儒到五十才知天命,更不须说作为普通老百姓了,可能至死的那一刻都不知道死,因为他们连生都没能明白。有的事情是不能向每个人都说清楚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泰伯》)就是这个意思。此外,可能还有一层意思,死是超越于我们的生活之上的,不是人人都能理解的,没有达到的一定的层次和境界,是谈不了这种问题的,当初孔子没有遇到这样一个人,所以也就只能从重视生的角度来回答弟子的提问。朱熹说:“人受天地所赋许多道理,自然完具无欠缺。须尽得这道理无欠缺,到那死时,乃是生理已尽,安于死而无愧。”①人只要能把生的道理了解透彻,那么面对死亡也就能无所畏惧,心安理得。三孔子其实也谈死。“自古皆有死, 民无信不立。”(《颜渊》)“朝问道,夕死可矣。”(《里仁》)他不怕死,活着只要能求的到“道”,那么死又何足惧,因为死也是道的一项内容。《述而》中有一段对话:“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_。’子曰:‘丘之祷久矣。’”孔子对于子路的行为不认同,在他的意识里生死是应该顺应天意的,坦然的面对。孔子为了求仁,认为该献出生命的时候,就要当机立断的献出。他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但是孔子说的死是有灵活性的,并不作无谓的牺牲。孔子说: “暴虎冯河, 死而无悔者, 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 好谋而成者也。” (《述而》)赤手搏虎,徒步涉水,都不后悔的人,孔子是持反对态度的。也就是说不赞成无谓的死亡,这种做法不仅不符合仁的要求,也是没有任何意义飞。与此同时,孔子是重视生的,他说:“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意思是:马厩被焚,孔子退朝问:伤人了吗?不问马。在孔子的观念里,生要求道求仁,死要死得其所,当死则死。四虽然孔子对死之事不明言,但他对死亡仪式却很慎重。对鬼神举行祭祀活动是礼制的要求,孔子在主张事人的同时,还要求事鬼神。但祭祀鬼神须“敬鬼神而远之”,一切都需按礼的要求来做,“死,葬之以礼, 祭之以礼”(《为政》),不要过于沉湎于鬼神之事,以免使人迷信,而耽误生产。此外,在孔子看来,对祭祀鬼神应当以诚敬为主导:“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八佾》)《论语集注》引程子的说法:“祭,祭祖先也。祭神,祭外神也。祭先主于孝,祭神主于敬。”[1]64朱熹说:“此谓门人记孔子祭祀之诚意。言己当祭之时,或有故不得与,而使他人摄之,则不得致其如在之诚。故虽已祭,而此心缺然,如未尝祭也。”[1]64孔子的生死观重生轻死,要积极努力的生,要尽力明白何为生,如果明白了何为生,那么死之事自然也就明白了。但是当死之时,要不惜生命,不要“以身害仁”。对待鬼神之事,要诚敬,同时要守住度,不要陷入迷信的地步。来源:学理论·下

为什么说孔子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生死观研究者呢?
孔子作为儒家的创始者,他的生死观就更有研究的价值,他提出了“未知生,焉知死”的观点,这是他对生死问题的正面直接回答,他所要表达的是“生”与“死”是同一过程,“死”是知的,但“生”是可以探索的,尽管依旧充满着迷茫,至少了可探知的对象,通过对“生”的知晓,从而对“死”做出应有态度...

儒释道生死观
中国古代文化的儒释道三家,以各自独特的生死观深刻诠释了对生命与死亡的理解。儒家强调天命敬畏,提倡修身以期待生命的延续;其生死观如一道防线,为痛苦的人生提供了一种解脱的可能,但人性的贪痴驱动对灵魂归宿的追求,象征着人类尊严与梦想的体现。道家则以不畏天命的勇猛精进态度对待生死,如庄子的"...

中国古代思想中怎样理解“死亡”与人生的关系。
正因为如此,儒学被称为“仁学”、“人学”,近世亦有人称孔子为“伟大的人道主义者”。 3、儒家是从入世精神、仁学推衍出它的生死观,并服务于它的人格修养和社会治理。具体地说,儒家通过积极的人生实践,建立功勋和学说,造福于社会并扬名于后世,以此超越死亡,达成生命永恒。 4、儒家的基本逻辑是:入世主义精神、...

古代人对生死的看法
养生贵在于"啬",所以要"去甚、去奢、去泰"对于死亡,老子认为"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死而不亡",王弼解释"身没而道犹存",盖一个人与道同体,才可不朽。老子说:"从事于道者,同于道"(38章)对于生死,庄子做了详细而深刻地论述。他认为,生、死都是大化运行中的一个阶段,所以对于死亡亦不必恐慌,要...

谈谈孔子儒家的生死观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其一,孔子儒学通过积极的建功立业来超越生命的有限性,这一超越态度集中表现为“三不朽”,导致后世中国人重视功名利禄,希望流芳百世。 其二,孔子云“未知生,焉知死”回避死亡问题,导致中国人讳谈死亡。

你是如何看待儒家的生死观
讲究仁义忠信礼节,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敢于杀身成仁,不乏士为知己者死的气概。最有代表的人物是子路:子路穷其一生都在实践着老师孔子的理想和路线,积极入世,参与政事,忠于孔子,因而也得到了孔子的信任。孔子周游列国时五十四岁,当时年已四十五岁的子路毅然辞官紧随,作为孔子的护卫,开始了长达十四...

孔子的生死观三句话
朱熹解释说:“问事鬼神,盖求所以奉祭祀之意。而死者人之所必有,不可不知,皆切问也。然非诚敬足以事人,则必不能事神;非原始而知所以生,则必不能反终而知所以死。盖幽冥始终,初无二理,但学之有序,不可躐等,故大子告之如此。”他认为知晓生死是有先后顺序的,即要先知道生,才有...

儒家生死观八个字
孔子的意思是说,生而为人,既然活着就不能偷懒,大白天睡觉的行为是不可饶恕的,宰予上课睡觉,就被孔子大骂朽木不可雕也,因为人死了以后,有的是睡觉的时间。民国著名女作家萧红,把这个故事总结成了一句话,叫做“生前何必大睡,死后自会长眠”,这句话对理解儒家的生死观颇有帮助。不管孔子与子贡...

重读经典|谈《庄子》生死观
他把这一理念贯彻到了他的整体思想之中,所以庄子的生死观念也带有这种超脱物外的洒脱。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老子说:“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两位哲人对于“生”都是异常重视的,但是到了庄子这里,他不止重视“生”,而且重视...

孔子与庄子的区别
可以说,生死观的突破是庄子精神向第二层"心不死"进展的重要一步。 上升一个层次,可以看出孔子和庄子在人生道德意义上觉解的同异。这里既有整饬风尚之目的同归,又有方法和发展上的殊途。 孔子在肯定人的世俗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区分了人的道德文明向度。他说"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论语·...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