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应该算是哲学或语言学或逻辑学的问题,翻译如何可能?

比如,从英语到汉语的翻译,是如何成为可能的?怎么知道,老外说的话,比如logic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而老外说的话的含义又是怎么从汉语中表达出来的呢?
而从汉语到英语,从日语到法语,等等一个通常的普遍的翻译过程是如何可能的?如何保证翻译的结果能翻译出愿意?如果能确切的表达出愿意,是为什么?如果不能,又是为什么?

解释得让我满意了,采纳为最佳答案之前我会先提高悬赏分。
“翻译何以可能”问的是有些含糊了,但是我的意思恐怕难以表达清楚。这似乎也是个“翻译”的问题?怎么把我的思想翻译成别人能理解的汉语?而且确保别人所理解的意思恰好是我所要表达的意思?

我应该是在问,确保翻译合理有效的基础或前提或逻辑是什么,具体是如何确保的?或者翻译如何表达出本意,如果能确保表达的就是本意,是为什么原理原因逻辑本质何在?如果不能,原理原因逻辑本质何在?

对这个我可能还表述的不够清楚的问题,我有一些还不太确切的思考。但是更想看看高人们的见解。
来吧,接受一下挑战!

第1个回答  2013-12-23
无论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还是人与世界之间的交流,都是那么一个互动的过程,在种种因素与制约之下都是可以形成一个大概的平衡点的,便是认识的程度或限度,正是由于存在的这个度的限定,所以说真理都是大概的,事物也总是可以相似的,这些区分的功能便构成当今人类思想模块的基石。

你们绕来绕去看的我死了很多脑细胞,所以鄙人也来一段。
第2个回答  2013-12-13
出于好奇点进来的,这该不是辩论会吧。。凑个热闹好了→_→以前我也想过这个问题,问法当然不如你这么高深,比较白痴,直到学习了哲学才明白一些道理。我的回答比较简单一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就一句话,无他。追问

这么说就太笼统了。

追答

呵呵,哲学原理短小精悍,实则内容丰富,要么怎么是智慧之学?你的问题我认为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唯物论足以回答。由于人的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可能第一个翻译家想用什么单词来代替中文是凭他的主观意愿,翻译家出书,后人就照他的书来理解,看的人多了,就成为共识。人类的语言文字总是在不断演进,就像现在的网络新词层出不穷,翻译也因为人们的创造力而成为可能。

第3个回答  2014-02-03
这个问题涉及到的是这样一个问题:不同的语言之间有无同一性。更基本的哲学问题则是:万事万物之间有没有同一性。你的问题已经把你对这一基本问题的理解透露出来了。你提到了“原意”、“准确地表达出原意”、“确保别人所理解的意思恰好是我所要表达的意思”、“本意”等,你既然认为语言有所谓“原意”、“本意”,而别人又能“恰好”理解你所要表达的意思,那么完美翻译的根据也就有了,这个根据就是“本意”和“理解”。这恰是传统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按照这种思维方式,具体的表达是受制于纯粹形式的结构的,而这种形式的东西是不同语言能够共通的根据。传统形而上学就力图找到这种纯粹形式的东西,它的最理想的模型就是数学。数学需要翻译吗?三角形分语言吗?数理逻辑的符号系统跟语言有关系吗?机器人之间需要翻译才能沟通吗?这种思维方式在力图解决翻译如何可能的问题的时候就把翻译问题给消解掉了,因为根本不需要不同的语言存在,只需要一种机器语言就可以了。除了这种纯形式的思维方式之外,还有包含具体内容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不是把语言的本质理解成纯粹形式,而是理解成隐喻。隐喻就是用不同事物去表述另外的事物。比如说你所提到的“本意”。什么是“本”?本就是根,就是源,就是基础,就是核心。本、根、源、基础、核心,这都是些不同的东西,我们把它们放在一起,好像它们是有同样的意思似的,这已经是在翻译了。翻译不只是不同语言之间的化约,同一种语言之间就有无穷无尽的化约在进行着,这种化约的过程就是隐喻。隐喻是没有尽头的。语言之间的交往就是不同的隐喻系统之间的沟通,这个沟通过程是没有尽头的,是不可能彻底终结的,也就是说语言和语言之间是不可能彻底同一化的,“同一化”本身就是虚假的。同样,即使同样都是中国人,他们之间的沟通也不是完全相互理解的,而是不同的语言系统之间的碰撞。注意,“碰撞”也是一个隐喻,你能不用隐喻而说清楚什么是“碰撞”吗?
第4个回答  2014-01-18
废话一箩筐!你在翻译时站在被翻译者的角度去考虑对方所说的就可以最大程度的体会对方的意思,翻译岀的东西就更接近原话,例如共同生活多年的人由于了解对方,交流时可以不用语言,因为他知道对方想要什么追问

果然是一箩筐。

第5个回答  2013-12-11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完全可以翻译出来只是得需要高水平的翻译者。追问

好,那一个高水平的翻译者,他吃了一顿他从没品尝过的十分美味的美食,他要把他对这顿美食的【确切的准确的毫无偏差的】感受翻译给一个外国朋友,让那个外国朋友【恰好的准确的毫无偏差的】理解了解到他的感受,是不是能如你所断言的那样“完全可以翻译出来”
而且你给的空洞的普遍联系观点是怎么具体解释所谓的完全可以翻译出来,就上述例子而言。

追答

要是那样的话,这应该是一个人类极限的问题了,我想语言是来传达思想的,虽然说语言不同但可以传达出同样一个意思。我想到了一个会多国语言的人,我记的有一个新闻,一个小孩会德语和英语,因为他爸爸从他一出生就一直给他讲德语,而他妈妈从他出生就一直给她讲英语,他爸是德国人他妈是英国人,我记的好像是这,具体还得搜下。那小孩一见他妈就说英语,一见他爸就说德语,同样一个意思,比如“我想喝奶”他就可以准确的毫无偏差的表达出来,我想翻译对他来说就是内心,所以翻译对他来说能无偏差的。
再说联系,语言和思想是有联系的,语言表达思想,用来交流思想。从哲学上说,其实我也不太深切体悟,哲学上说世界统一于物质,所以一切都是相联系的。有内部、外部、整体等联系。具体我也不想背了,不过我还悟的不够,需要进步啊!!

追问

你忽略了一个根本性的问题,语言是无法完全表达思维的。

追答

那是,语言与思想无法完全等价,语言是追逐思维的结果,语言是思维的表象但不是思维本身。但是呢,人们却是尽量用语言来表达思维,就像你我之间的交流就可以用语言来完成,你我之间的思维可以用语言来表达,这有啥可说的,你的问题如果是把思维完全翻译成语言,那这命题本身就是不能的,不仅中文不行,外文等所有语言都不行,是不是?你说的是不是语言不能完全表达思维,而不是说的把一个语言翻译成另一个语言不能表达全部思维?》

追问

有点意思了!按你的逻辑你最后说的是两个一致的问题。

另外那你说说为什么人们可以用语言来表达交流思想?

追答

你说的最后一致问题我是问你呢。
至于人们为什么可以用语言表达交流,这问题问的,就像问人为什么用腿来走路一样,为什么用眼睛来看世界一样,这样的问题我猜:这都是思想渴望要表达出来的结果。语言是手段,语言的形成应该也是交流的需要,选择语言可能因为人类慢慢进化中具备了这样的条件,于是语言这个手段就自然出现了。就这样语言、行为、文字等等就被开辟出来了。我是这样猜的,至于真实情况,那谁也不知道。
就像你要到河对岸,刚开始谁也不知道要怎么做,于是想尽一切办法,于是慢慢的各种手段出现了:游泳,修桥,造船,空运等等,这只是个比喻哈,不知道合不合口味。

一个应该算是哲学或语言学或逻辑学的问题,翻译如何可能?
翻译如何可能?【答】:只说可能的话,还是容易些。翻译,有一些条件的。举例来说,存在对应关系。汉语:这是一个苹果。英语:This is an apple.上面的苹果与 apple 就是一种对应关系。翻译,有时候是采用音译的,例如无法找到合适的对应关系。举例来说,印度佛教中的佛,其实就是一种音译。再从理论...

求哥德尔不完备定理原文
它不仅使数学、逻辑学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引发了许多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而且还涉及哲学、语言学和计算机科学,甚至宇宙学。2002年8月17日,著名宇宙学家霍金在北京举行的国际弦理论会议上发表了题为《哥德尔与M理论》的报告,认为建立一个单一的描述宇宙的大统一理论是不太可能的,这一推测也正是基于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

语言学和语言哲学,逻辑学间的关系和区别是什么?
综上所述,语言学、语言哲学、逻辑学虽然紧密相关,但各自在研究目标、方法和侧重点上存在差异。语言学关注语言的一般性特征,语言哲学深入探讨语言背后的哲学问题,逻辑学专注于形式语言的结构与规则。这三者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着语言与哲学领域的深入发展。

逻辑学是不是哲学的分支?
而逻辑学根本不会提及有关情感、意志过程,个性倾向性之类的东西,他们理所当然地是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因此两门学科的区别是很清晰的。 当然,心理学和逻辑学的区别不足以使逻辑偏离心理主义倾向。一个习惯于从心理角度分析问题的人也许容易导向对逻辑的心理分析。而这也并非完全不可取的。P.萨伽德的这样一段话也许可...

什么叫哲学
这是一个问题,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问题。我们说它简单是因为它应该是哲学这门学科最基本的规定,但凡学习哲学的人都要从这个问题开始,如果一个学习或研究哲学的人说他不知道哲学是什么,那似乎是一件很可笑很滑稽很不可思议的事情。然而,这的确是事实。我们说它复杂就是因为迄今为止它仍然是一个问题,而且很可能...

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什么是三段论
这个问题纯粹是个语言学的问题:一个字可以有本质,但是一件事物 则不能有本质。 “实体”的概念也象“本质”的概念一样,是把纯属语言学上方便的东西转移到形 而上学上面来了。我们在描述世界的时候发现把某一些事情描写为“苏格拉底”一生中 的事件,把某一些其他的事情描写为“史密斯先生”一生中的事件,是很方便...

逻辑学是从哲学派生出来的还是恰恰相反?
所以逻辑学和哲学的关系,就好像英语、汉语、日语等等的语言和语言学的关系一样。没有语言学,这些语言都不能算得上一个系统的学科。而没有逻辑学所研究的东西,就不可能产生哲学。但是反之,没有语言,那也不会出现语言学。没有哲学,就没有之后的科学分科,也就不会有逻辑学的研究。

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具体到底指什么?能不能举一个例子说明。
这个问题纯粹是个语言学的问题:一个字可以有本质,但是一件事物则不能有本质。 “实体”的概念也象“本质”的概念一样,是把纯属语言学上方便的东西转移到形而上学上面来了。我们在描述世界的时候发现把某一些事情描写为“苏格拉底”一生中的事件,把某一些其他的事情描写为“史密斯先生”一生中的事件,是很方便的事...

思维发展的否定之否定过程是怎样的?
应该说,某一事物所具有的肯定性或否定性方面与对某一事物的肯定或否定是在两种不同意义上而言的,前者是就事物存在的状态属性来说的;后者则是人们对事物存在状态的一种判断。因而我们不能将二者混为一谈。从后一种意义上看,“确认了它是这个,同时也就意味着否定了它是那个”,这只是在逻辑学或语言学上来说的...

问一个哲学性的问题
另外,1要注意偶然和必然的矛盾不知是在物理领域,神学、逻辑学、社会学领域都存在着决定论和非决定论的争论。2虽然没有最终结论,看看各位哲学家的解释还是会很有收获。最后推荐一本书,《理解自由意志》,徐向东,北大。很厚一本,大概是2002年左右的,关于这一问题有详细论述。如果要啃的话,多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