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的生死观
日本的文学作品很多赞美“死亡”的。日本作家为何对表现“死亡”如此的感兴趣呢?为何有那么多的作家“以身试死”呢?
“欲问大和魂,朝阳底下看山樱”。其实,在日本人的观念中。生与死这种以人的能力无论如何也无法跨越的截然对立的限界变成了一个变化过程中相互衔接的两个阶段。在这里,死不是通往永恒的沉寂,而是走向了流转的生。日本人认为人生短暂,活着就要像樱花一样灿烂,即使死,也该果断离去,而不带一丝杂念。樱花凋落时,不污不染,洁净无暇,被尊 为日本精神。樱花之所以被尊为国花。不仅是因为它的妩媚娇艳,更重要的是它经历短暂的灿烂后随即凋谢的“壮烈”。日本人最崇拜的观念是“无常”,死在他们眼里也是无常的。没 有死的流转,就没有生的勃发。日本人的思想,尤其是“虚无”、“万物如一”、“轮回转生”这样的传统思想观念对日本作家的影响可以说是根深蒂固的。正如小松伸六所指出的,在日本作家的传统中似乎有一种透过死亡和黑暗来观察人生的佛教思想。透过死亡和黑暗来思考人生的传统。可以上溯到歌唱“诸行无常,盛者必衰”的《平家物语》、把世俗的人和家庭喻为“河中流水”的《方丈记》、强调“人世无常”的《徒然草》和出家人西行、游吟俳人芭蕉的无常感文学等。
日本人独特的生死观与其自然观念、集体观念、善恶观念紧密相联系。文化影响着人的观念,而人的观念又推动着文化的发展。尚死的文化又形成了日本人独特的生死观。而日本人独特的生死观又促成了日本人的自杀情结。
(一)死是生的一部分,从生到死没有绝对的距离
在日本人看来,人与自然之间并没有绝对的距离.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一个人从生到死没有绝对的距离,一个人从生到死不过是自然的简单轮回,就像是从一个房间走到另一个房 间,生与死的界限并不像其他民族那样泾渭分明。在许多文学作品中都出现有尚死情结,他们觉得死亡是生活的一种选择方式.是一种无法摆脱生活痛苦的最后选择.是一种自我的 解脱,是生存的另外一种形态。如《挪威的森林》一书中反复 出现的:“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就是对日本文化中的那种生死观念的最好注解。
(二)死是对集体责任的承担和忠诚
日本人一向把个人的价值维系于其所存在的团体价值之上,为了团体(甚至是国家)的利益,可以抛弃个人的一切。这样为团体而献身就成为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誉。在古代这种对团体的负责主要表现为对封建藩主的忠心,而现在则表现为对国家和对团体的忠诚,这种以自己的生命为团体乃至国家殉节的精神非常强烈,时至今日虽然有所削弱,但仍顽强地保持着。
(三)死是一种律己的行为,应该被宽恕
日本人认为死亡是道德的自我完善。是一种律己的行为日本传统文化观念认为,不管多坏的人,不管生前犯过多少罪行,一旦死了他的罪孽也就消失了。无论他们生前做了什么, 死了的人都应该获得平等的尊重和礼遇,而且人死后都会变成神灵。日本人认为,一个人不论生前是善还是恶、是是还是非,死后都变成了佛,其牌位也理应放入神社,受后人供奉。 所以一些日本人在做了错事并且造成巨大损失时,往往试图以死谢罪,以死换取别人的原谅。这也是尽管一再被全世界人民尤其是亚洲人民强烈反对,依然有一些日本政府要人屡次参拜供奉着东条英机等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的原因。日本人的这种生死观,也可以说是一种不分善恶、不分是非的特有的生死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