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现在人们学习和继承不同的学说,持有不同的议论,诸子百家遵从不同的学派,有着不同的追求和向往,致使朝廷不能建立固定统一的法令制度。
出自:西汉 董仲舒《举贤良对策》
原文:《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释义:《春秋》所说的天下万物归属于一的理论,是天地之间永恒不变的法则,古往今来普遍存在的真理。现在人们学习和继承不同的学说,持有不同的议论,诸子百家遵从不同的学派,有着不同的追求和向往,致使朝廷不能建立固定统一的法令制度;法令制度不断变化,下级官吏和普通百姓无所遵从。
微臣我愚蠢地认为,凡是不在《礼》、《乐》、《诗》、《书》、《易》、《春秋》等六科范围之内、不属于孔子学说的各种理论和学派,都应禁止传播和泛滥,不要让它们与(孔子学说)共同发展。邪恶不正确的学说不存在了,国家的大政方针就可以统一固定、法令制度就会清楚明确,人民也就知道怎样去做了。
董仲舒认为应该统一思想,提出以"六艺之科、孔子之术"来统一天下思想,把其他思想都加以禁止,"勿使并进"。
扩展资料:
先秦时代,诸子百家,互相争鸣。秦统一中国以后,用法家思想统一天下的思想。其他思想都受到排斥。秦亡以后,各家思想又活跃起来。汉初统治者实行黄老无为而治的政策,也给百家复兴提供了良好条件。
所以当时思想界出现了"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的相对自由的局面。这种局面使统治者不知应该坚持什么,政策缺乏连续性,平民百姓也不知道该听谁的,法制经常变化,百姓思想混乱。
公元前140 年汉武帝多次要各地推举贤良和文学的人才到朝廷参加对策。参加对策的前后约有一百多人。董仲舒作为贤良也被推举参加对策。汉武帝策问三次,董仲舒对策三次。这三次对策文字,就是《举贤良对策》。
《举贤良对策》共三篇,保存在班固《汉书·董仲舒传》中。这是集中反映董仲舒思想的重要著作,也是表达他的教育思想大纲的代表作。
董仲舒提出了“罢黝百家,独尊儒术”和“春秋大一统”的主张。他以儒家思想为基础,杂以阴阳五行说等,把神权、君权、父权、夫权联系在一起,形成新儒学思想体系。体系的中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假借天意把封建专制主义统治秩序绝对化、神圣化,还提出了三纲五常。
董仲舒使儒学得以改造、发挥并取得独尊地位,为此后两千年以儒学为正统奠定了基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举贤良对策
文言文翻译: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
意思是:现在人们学习和继承不同的学说,持有不同的议论,诸子百家遵从不同的学派,有着不同的追求和向往,致使朝廷不能建立固定统一的法令制度。出自:西汉 董仲舒《举贤良对策》原文:《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
文言文翻译;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
《春秋》所说的天下万物归属于一的理论,是天地之间永恒不变的法则,古往今来普遍存在的真理。现在人们学习和继承不同的学说,持有不同的议论,诸子百家遵从不同的学派,有着不同的追求和向往,致使朝廷不能建立固定统一的法令制度;法令制度不断变化,下级官吏和普通百姓无所遵从。微臣我愚蠢地认为,凡...
汉书·董仲舒传写的春秋大统一思想的理由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译文:《春秋》推重统一,这是天地永恒的原 则...
...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
《春秋》推崇的天下一统,这是天地之间的永久原则, 是古往今来的一致道义。现在,每个经师传授的道不同,每个人的论点各异,百家学说旨趣不同,因此,君主没有办法实现统一,法令制度多次变化,臣下不知应该遵守什么。我认为,方向不同,所有不属于儒家‘六艺’范围之内,不符合孔子学说的学派,都禁绝...
"人异道,人异论,百家诛方,旨意不同"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道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这段话表明人文学术脱离不了政治,坦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旨在...
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意旨不同...凡不在六艺(六经)之科,孔子之术者...
你这句话截取的好像有问题,这段话的意思应该是:教师有不同的讲授方法,个人有不同的观点,各行各业都有不同的方法,意思和观点均不相同……,凡事不在六艺范围内的知识,不是孔子学派的内容的知识,都要杜绝其发展,不能让这些东西与孔子学派一同发展。这段话的观点是:各种思想繁杂,无法统一,...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的意思...
前134)五月,汉武帝诏举贤良对策,董仲舒上对策三篇枣即后世所谓的"天人三策"①,对"罢黜百家"进行了理论上的阐发,提出:"《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的方字是什么意思?谢谢
春秋大一统,天地之常径,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熄,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以矣春秋大一统,天地的常规路径,古今的通则的,现在老师不同的道路,...
...天地之常经;古今之 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 论,百家殊方,指意...
董仲舒又回答说:国家需要统一,是天地之常理,从古至今的不会变的追求!现在大家学习不同的理论,都说着不同的道理,各种各样的言论五花八门,说法和目的都是不一样的。这使国家无法真正实现统一,就连法律和制度都经常改变,使大家不知道如何去遵守,我认为这些思想言论都不在六艺的范围内,只有孔子...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无以持一统。”这表明...
D 由“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无以持一统”可以判断董仲舒认为诸子百家不同的观点不利于指导思想的统一。因此,他主张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